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 > 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 > 志愿服务 > 详情

株洲市渌口区:“3×4”工作法助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株洲市渌口区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 2025-03-31 17:52:36 
大字号

株洲市渌口区创新推动“3×4”工作法,强化“四方联动”、聚焦“四个融入”、突出“四大保障”,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为城市发展汇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强化“四方联动”,汇聚志愿服务合力。“党建+志愿服务”聚先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将志愿服务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创新开展“集中走访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累计办理民生“微实事”4万余件。“行业+志愿服务”聚群力。拓展行业领域志愿服务深度,调动区直各行业部门开展志愿服务,助力“爱心早餐”“共享厨房”等暖心项目,传递城市温度。成立新兴领域党组织96个,招募新业态企业、经营网点、配送站点和新就业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随手拍”“志愿行”等活动。“社工+志愿服务”聚英才。以专业人才为支撑,在火花新村小区组建一支“社工+志愿者”的专业志愿队伍,将闲置的火花新村幼儿园改造成养老驿站,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群众+志愿服务”聚众智。发挥“五社联动”作用,成立“好邻居调解队”“离退休干部巡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协调解决小区停车、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问题600多件,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工作格局,渌口区渌口镇向阳社区获评“2024年度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聚焦“四个融入”,延伸志愿服务“触角”。推动融入乡村振兴。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小板凳课堂”“屋场会”与群众“拉家常”,组织致富带头人、行业能手、身边好人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原味土话”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惠民政策、农业技术等,让惠民利民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推动融入乡风文明。依托1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1+16+8+N”支文明实践志愿队伍,通过积分制、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融入环境保护。面向社会各界发出环保倡议,常态化开展“守护母亲河”“碧水蓝天”等河湖沟渠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生态保护志愿服务3万余人次,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融入基层治理。推动志愿网格建设,全区形成了8个一级网格,115个二级网格,703个三级网格,3124个四级网格,5237个“微网格”,为政策宣传、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献策出力,与全区89000余户村(居)民织好“同心网”,做到舆情快响应、矛盾快调解,累计收集社情民意1787项,调解矛盾纠纷236项。

突出“四大保障”,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志愿者登记注册、褒奖激励等制度,累计完成志愿者注册64511人、志愿服务队注册273支,打响“一渌有你”志愿服务品牌。拓展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掌上渌口文明实践”云平台、红色物业、红色驿站、“慈善超市”助农平台等阵地,为志愿者交流互动提供新平台、新纽带。激发志愿服务活力。以“服务换积分,积分兑服务”的双向激励模式,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温度和热度。截至目前,通过“积分超市”服务模式,800名小区党员群众参与活动,帮助解决各项问题170余件,兑换奖品折合金额8000多元。强化志愿服务宣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优势,持续加强矩阵宣传力度,激发向上向善力量,“爱心早餐”志愿服务项目多次获得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省级媒体报道,渌口区博爱志愿者联合会获评“湖南省第三届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