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准确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甘肃省武威市积极适应新变化、聚焦新情况、破解新难题,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推动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破难而进、向新而行。
强思想铸根基 突出“强引领”
强化政治引领。突出新兴领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三会一课”、网络平台流动课堂、红色教育基地现场课堂共学,行业党委集中宣讲,联系专家讲党课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园区、进企业、进网点,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
强化思想引导。举办“武威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企业家恳谈会等活动,打造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企业出资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年轻一代企业家思想引导,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思想共识。
强化政策引导。行业党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深化党建联系点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惠企政策宣讲、推出惠企政策“大礼包”,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推动惠企政策精准送达,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支撑。
夯基础固根本 抓实“真覆盖”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相结合。大力开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突出重点企业,推动全市民营企业30强、专精特新企业等单独组建党组织;紧盯重点行业,通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将党的组织覆盖到新业态企业及其网点站点、分拣基地。
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双提升。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企业党组织书记对接惠企政策、与上级部门沟通等机制,注重发挥党组织在政治把关、风险防控、维护各方权益等方面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治理有效融合。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现状,注重以线上覆盖发挥联系服务和团结凝聚作用,建立39个货运领域流动党员党支部,以强化关爱、畅通诉求、化解难题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加强网络主播联系服务,吸纳网络主播加入市互联网发展促进会,引导他们正确发声。
建队伍提能力 解决“力量弱”
建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实施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计划,由“两新”工委示范培训、行业党委系统培训、县(区)兜底培训,以专题授课、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相结合等形式,多层次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着力解决党组织书记党建实务知识缺乏、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抓实党建指导员队伍。选派1200余名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指导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党建工作,将党建指导员培训纳入党务干部重点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任职培训、观摩交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不断提升党建指导员专业能力。
壮大党员队伍。组织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倍增计划,注重在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行业党委发挥优势,鼓励业务骨干向居住地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并定期了解业务骨干思想动态,积极协助其居住地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搭平台促融入 确保“起作用”
搭建党建赋能企业发展的平台。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在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和“三岗联创”活动,创建“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590余个,鼓励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引导党员职工在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升效益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搭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平台。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习教育,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围绕“爱心武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贡献力量。深入实施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落实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建设。
搭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在新就业群体中开展“红色领航”行动,举办“凝新聚力·志愿同行”主题活动,吸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培育“骑行路上党旗红”党建品牌,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骑士队”,带动更多新就业群体常态化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宣传、民情收集等志愿服务活动。
强责任重实效 落实“管得住”
优化工作机制。调整优化“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开展行业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将行业党建工作融入行业规划和日常管理。修订完善“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健全落实重要事项会商、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机制,推动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市商会党委,全面理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党组织提级管理,将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调整为由市、县行业党委直接管理,27个县级行业党委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确保行业党建工作“统得起、管得住”。
强化基础保障。积极推动行业党委将行业党建工作职责写入“三定”规定,强化机构、人员、经费保障。立足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相关需求,建设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4个、“红色驿站·武威印象”68个,按照“月有主题、周有安排”,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培训无场地、活动无阵地的难题,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作者:孟胜虎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