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 > 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 详情

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一圈一站”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新动能

文章来源:岳塘区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 2025-02-19 16:50:40 
大字号

近年来,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结合辖区商业网点密集、档次高、人气旺的背景,以“商圈+驿站”作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以“一圈一站”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目前,已完成预定实验进度,探索出“1+N”工作机制,打造了建设路社区凝聚“新”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大桥社区“小喇叭”助推“大平安”、曙光社区“15分钟服务圈”、湖湘社区和霞光社区“美好小区·幸福家园”等自治或服务品牌,以点带面、共建共联,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

加强党建引领,推动从“分化”迈向“集聚”

纵向贯通,推进“三圈融合”。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商圈(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下,以商圈联盟为主体,借助商圈驿站载体,积极引入属地及相关单位资源力量,围绕组织功能提升强化“党建圈”,围绕服务载体建设打造“阵地圈”,围绕办实事、解难题优化“服务圈”,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政企携手、商户抱团、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

横向协同,推进“共商共治”。联合行业部门、社区、商户等党组织,打破行业界限、层级壁垒共建党建联盟,形成“1个党建联盟带动属地组织、行业部门共同为N个商圈经营主体提供指导与服务”“1家党员商户带动N家周边或同业态商户”“1家党员中心户带动N家住户”的“1+N”体系。同时,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权益保障等20余类问题,进一步推动商圈有序经营、繁荣发展。

强化管理,推进“规范建设”。在加强商圈联盟建设、强化堡垒作用的基础上,建设路街道组织梳理摸排商户、企业基本情况和党员信息,加强对“两新”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的指导帮助。在商圈联盟的引领带动下,商户党员、小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的教育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基本实现商圈内党员人数动态掌握,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有序规范。

聚合资源要素,驱动从“一元”迈向“多元”

拓宽信息渠道,让商户参与更便捷。加强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随手拍、巡查、工单派发等民意收集渠道的宣传应用,开展积分评比活动,鼓励商户积极反映商圈治理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成立建设路街道商圈联盟治理服务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布各类政策、制度,引导商户、居民积极参与配合,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推动资源下沉,让商圈治理更有效。街道、社区用好“吹哨报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力量下沉商圈,开展自行车摩托车全链条治理、小区消防安全整治、拆窗破网等重点专项工作,以严格治理推动商户明法守法履责。同时,推动街道综合执法站联合下沉商圈、网格、小区,加强对商圈、网格、小区的指导督促,进一步压实商户的主体责任。

强化队伍建设,让商圈自治更专业。在安全方面,由商圈志愿者、基层综合执法站、社区民警共同组成“铁三角”平安前哨;在消防安全方面,针对商业街道门面房及周边建筑消防安全,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进行日常巡查、开展邻里互助、关心关爱等活动,全面链接服务商圈商户,鼓励社会力量、基层组织主动作为,推动商户主动履责。

强化服务效能,推动从“零散”走向“集约”

“实体化”让服务看得见。整合利用商圈范围内及周边闲置场地,紧扣不同群体实际需求,建立“商圈驿站”“零工驿站”等服务阵地,同时针对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新增一批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一步优化商圈的营商环境和消费体验。

“促经营”让商户有收获。针对企业、商户经营发展方面的需求,开展税收减免、报税等相关专场培训会;引入人力资源公司、大学生进驻商圈(零工)驿站,实现企业、商户招聘与群众就业创业的双向对接;以商圈党建、商业联动等活动为牵引,推动商圈内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增强商户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商圈内的文化活动和公益项目,提升商户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影响力。

“促共享”让商户联起来。以属地社区为主体,搭建需求、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商户资源和社会服务有效链接。通过组织开展公益课堂、公益托管等民生服务项目,推动形成商圈共治、成果共享的良好格局。目前,已梳理爱心奉献商家41户,累计服务社区居民15200人次。

据悉,截至目前,建设路街道完成固定资产2.3072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015亿元,同比增长7.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额9.97亿元,同比增长11.46%;重点招商项目2个(锦绣东湖商业街项目投资3.8亿元、福星大厦项目投资2000万元),湘商回归项目1个(湖南鸟托邦供应链有限公司)。申报湘商到位内资1.11亿元。在志愿服务方面,建设路街道已招募快递小哥、外卖员等志愿者500余人,通过他们收集、解决辖区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1000余个,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治理成效得以稳步提升,为辖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设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圈一站”实验创新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善治的基础,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也成了各方主体共商共事的重要平台。红色驿站的建设传递了“家”的温暖,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此外,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得商圈的转型升级、法律咨询、物业纠纷等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商圈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为商户和周边居民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湖南社会工作

责编:孙雨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