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 > 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 详情

郴州市北湖区:深化党建引领优势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文章来源:红星网 时间: 2025-01-03 17:16:26 
大字号

近年来,郴州市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将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有效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党建促发展,赋能“源动力”。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总基调,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以“三长制”为纽带,联动发力。针对村(社区)资源和力量薄弱,基层治理任务难以有效完成的现象,全乡共选出片长54名、组长194名、邻长568名,覆盖联系服务群众5430户,构建了村(居)民吹哨、邻长传导、片组汇总、乡村响应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并常态化开展民意收集、治安巡查、矛盾调解、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收集问题473个,现场解决457个,限期解决16个。以“主题党日”为载体,保驾护航。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加强“三会一课”与党支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有机融合,各村党组织结合实际,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露天禁烧、散乱污整治等工作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在解民忧中共谋发展,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长效指南”为引擎,减负赋能。深入开展好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通过清牌子、减担子,落实省、市、区为基层减负取消事项,清理村(社区)不规范挂牌300余块,取消村干部坐班要求,在评优评先、交流学习上予以倾斜,营造了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

以资源促产业,激活“强引擎”。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夯实特色产业根基,因地制宜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强化‌产学融合。鼓励支持农村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小埠农科所基地先后引种栽培桃类、枣类、柑橘类、亚热带果树类等以及黄秋葵、辣木、铁皮石斛等食疗两用蔬菜类共140余个品种,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走访辖区企业20余次,帮助企业用好用活助企惠企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要素保障难、融资难等问题4个。协办2024年北湖区“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产销对接活动,为农产品销售插上“电商”翅膀。成功入库“湘商回归”5亿项目1家,筹备入库9亿项目1家。积极推进以工代赈项目,为小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公共体育场项目和保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征地共计30.34亩。深化改革创新。探索“企业+供销社+农户”发展模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加入“供、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链网中来。同心瑶族村供销合作社联合三家民间企业自筹资金并争取中省资金,与上级供销社合作,在郴仰公路旁建成占地20余亩初级农产品和药材收购烘焙中心,充分利用联结上下、贯通城乡的特点,打通了农资进村和农副产品进城的通道,为农业产业延伸链条,拓展增值空间。

以文明促活力,培育“新风尚”。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通过面对面宣传、点对点服务、线上线下联系互动,让干群关系更融洽,基层治理凝聚力增强。促文明乡风。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为主体,村民为中心的自治模式,当好移风易俗的宣传员、劝导员,打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乡风文明监督体系。2024年全乡共劝导村民停止举办升学宴、生日宴、乔迁宴等30余场次,累计节省村民开支百余万元。促矛盾化解。依托“片—组—邻”架构,以“一长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村”的辐射效应,同时加强与乡派出所、乡司法所构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线下“一站式”的矛盾调解新模式,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化解。今年以来,全乡共受理矛盾纠纷59起,办结43起,涉及金额170万余元,形成了矛盾纠纷有人调、陈规陋习有人除、和谐稳定有人抓、环境卫生有人管、群众诉求有人应的治理新模式。促文化传承。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有效传承发扬瑶族盘王节和瑶歌、瑶族长鼓舞、香火龙等传统习俗文化。目前,群众性文化传承队伍有小埠村郴桂北路戏、月峰香火龙队、同心瑶族村瑶族歌舞团、月峰村瑶汉艺术团等,其中小埠村郴桂北路戏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开展各类文化活动90余场次,有力推进了瑶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作者:

责编:孙雨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