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线,扛牢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推动永州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主攻“三项重点”
突出“重中之重”,拓展深化新兴领域党的建设。针对新兴领域不同群体特点,采取单独组建、派驻帮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途径,两年内实现全市“两司”“两员”和网络主播等5个群体党建工作有形有效全覆盖。坚持“脱钩不脱管”“谁主管谁负责”,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严格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政治审核,引领和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在党的引领下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落实落细暖“新”关爱举措,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凝聚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当好基层治理的“网格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服务群众的“志愿者”。强化“党建引领”,抓实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强化党建引领这一核心,推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抓实城乡社区党建、小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新兴领域党建、网格党建等五项基层党建,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基层治理“小微单元”覆盖,织密组织体系。树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推行“五社联动”改革试点,推动形成党组织领导下多元参与、“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基层减负赋能,建立健全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确保权责匹配。种好“责任田”,持续规范基层组织挂牌、证明事项,协同推进基层数字化建设,强化智治支撑。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推行政法“五老”+好邻居、片组邻“三长制”、“民为主”乡村自治等经验做法。围绕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推动群众诉求解决在一线、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畅通和拓展汇集社情民意的渠道,建立群众意见建议征集和报送、认领和转交办、解决和满意度评价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提高人民建议征集办理、转化落实质效。健全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永州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志愿服务+慈善、志愿服务+专业社工等新模式,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主体扩量、服务提质、联动增效,打造永州志愿服务品牌。
健全工作体系,完善“五项机制”
促进资源力量有效整合,健全完善五项机制,推动形成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建立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两新”工委)归口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的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推动市县两级建立党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制定工作规则,推动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门具体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对信访工作的统一领导职责要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健全完善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运用好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协商、定期议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分工合作、共同推动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践行群众路线,建强用好“三支队伍”
建强用好特邀建议征集人队伍。从社区(村)工作者、行业商会协会、两企三新、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基层一线干部群众、媒体观察员、法律工作者等群体中聘用特邀建议人,组织引导参与建议提报、论证评审、转化落实评估等,拓宽与群众面对面了解社情民意的领域和渠道。建强用好志愿者服务队伍。筹备成立全市志愿者联合会,整合各行业各领域志愿服务力量,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行为准则、服务规范、学习培训和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以城乡社区为主阵地,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强用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招聘、转隶办法,按每万城镇人口18名社区工作者要求配备到位。建立市级社区工作者培训师资库、资源库,设立实习实践基地,开展“最美社区工作者”评选,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作者:蒋俊善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