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 > 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 详情

湘潭市湘乡市上峰村:以村规民约赋能 焕发乡村新活力

文章来源:湘潭市湘乡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 2025-01-16 17:21:05 
大字号

湘潭市湘乡市上峰村全村2.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85户、农业人口1841人,其中党员49人。近年来,上峰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化党建引领在巩固治理基础、拓展治理深度上精准发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乡村基层治理逐步实现从粗放到精细、应急到常态、治标到治本的根本转变,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上峰村修订出台的第八版村规民约荣获湖南省“优秀村规民约”。

一、党建引领修订村规民约“新方式”

上峰村成立村规民约工作专班,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支村“两委”成员共同负责,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致富带头人、乡贤、退休老教师等人员参与意见征集、草案拟定等工作。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宣传教育,入户走访等形式,最广泛地征求村民意见。程序上,村规民约在民主修订的基础上,提请司法部门法制审核,由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后报上级党委、政府备案并公示。村规民约制定后,在村内显著的位置进行公布,通过广播、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开展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实行周例会制度,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每周一召开例会,对村规民约落地见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后续改进等作出安排,形成管理闭环,进一步提升村级事务工作效能,让工作开展更好落地见效。

二、积分考核激活村规民约“新动能”

上峰村村规民约将政治意识、遵纪守法、公益事业,拥军优属等10项内容指标量化,纳入积分制考核范围。同时,建立健全“一户一档”工作机制,为全村485户家庭建立一户一档案袋,细化网格管理。以积分制考核为切入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超市,用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资,并将积分结果与开展优秀党员评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美丽庭院”评选和家庭成员参军、入党政审、入职就业等挂钩,让群众在参与村庄治理过程中感受到获得感和荣誉感,进而提升其参与村庄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图片5.jpg

上峰村组织志愿者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

三、村规民约约出移风易俗“新风尚”

图片6.jpg

梅桥镇上峰村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村里大摆酒席的少了,邻里间只帮忙出力,不搞钱礼往来。婚事人情也统一标准,大家都不再讲排场、比阔气,人情礼少了,人情味反而浓了。”上峰村党支部负责人表示。运用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丰富文化活动,树立良好乡风。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提倡和反对的具体事项,严格遵循约束性措施。实行红白喜事报备制,村民举办红事和其他家宴10桌以上的须事前报备、白事及时报备,并签订承诺书接受监督。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式,推动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问题整治。截至目前,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讲活动20余场次,举办“不要彩礼要幸福”等主题活动15场次,提升了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四、网格管理共绘村规民约“新篇章”

推行“村规民约+网格”工作机制,通过播放民法典宣传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及法治宣传栏等方式强化法治宣传。以“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要求,全面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驻村民警和网格联动,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实现“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民事不转刑”,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护航上峰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子叶 李凯

责编:孙雨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