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石鼓区西湖一村社区在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让群众的“呼声”变成幸福的“掌声”。
建组织、强队伍,志愿服务推进基层治理“开新局”
社区建于八十年代初,是物业弃管的老旧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和流动人口为主,交通拥堵、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突出。社区党组织因地制宜,构建“1+2+N”基层治理体系。1是以党建为引领核心;2是以“青山e家人”线上智慧服务平台+线下社情驿站为抓手;N是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伍,逐步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的良性循环,促进社区N项工作稳步发展的多元治理。其中:“零距离”党员先锋队,由42名党员、35名“衡阳群众”组成,负责政策宣传与民意收集反馈;“最可爱的人”家园服务队,由25名党员、30名群众组成,关爱孤寡老人,监管维护环境卫生;“365”志愿巡逻队,由10名党员、8名群众组成,365天在社区开展夜间巡逻。
做实事、促自治,志愿服务推进基层治理“谱新篇”
引领自治新格局。针对停车难、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志愿服务队收集居民“微心愿”,推动成立首届居民自治业主委员会。志愿者们积极与业主、车主沟通交流,为老旧小区量身打造自治车管系统,新增停车位300余个,实现小区半封闭式规范管理,有效解决停车与消防通道难题。构建环保新理念。社区统一规划升级智慧分类垃圾桶,“最可爱的人”志愿服务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由播音特长志愿者利用社区“西湖阅听”空中讲堂定时播放垃圾分类知识;线下由文艺爱好志愿者负责,以活动多元化、宣传多形式、互相多发动的“三多”宣传法,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垃圾分类成为社区新时尚。创建智能保安全。针对居民楼老年人与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开展楼栋“微自治”,推动居民集资建设单元人脸识别门禁,构建智慧“门禁”管理系统,网络终端连接智慧管理平台。利用“雪亮工程”监控点位与公安“天网”对接,实现小区实时监控全覆盖。结合“365”志愿巡逻队,强化治安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形成居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
强服务、建新风,志愿服务推进基层治理“结硕果”
社区坚持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规划志愿服务方向、目标。鼓励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居民加入社区共建共治中,鼓励居民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队伍。由党组织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包括服务技能、沟通技巧、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激发积极性。根据居民需求,坚持为居民创造条件,给予居民“高性价比”实惠服务,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将惠民服务送入居民的身边,将爱心公益送到特殊人群的家中,做到双向结合,推进社区各类事务发展,成功打造居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创成湖南省和谐示范社区、湖南省民主法治社区、衡阳市法治物业示范小区、衡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等,保障基层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化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作者: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