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开福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在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上努力探索、务实创新,推动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拓展、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致力打造具有开福辨识度的社会工作领域品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三级联动大培训,推进工作理念大提升。注重“点、线、面”结合,持续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各级干部基层治理理念和能力。一是拓宽“覆盖面”,全员学习增本领。按照分级分类、全覆盖培训的原则,创新开展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三级”书记同抓培训,“关键少数”带头示范,累计开展培训450场、带动全区2万余人广泛参与,在全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延伸“学习线”,对标先进拓思路。为推动金霞新城建设,注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先后组织涉农村(社区)“两委”成员及骨干党员4批次240人,赴上海、浙江等地学习城乡融合经验做法;聚焦罗汉庄片区治理、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园林生态园、街村干部、村民及企业代表等30人,赴河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探索了破题新路径。三是把握“关键点”,交流研讨促提升。注重发挥中青年干部善于学习、思维活跃等特点,举办全区复合型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村(社区)后备力量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共话开福”专题座谈会,围绕君悦香邸物业小区矛盾纠纷、社区学校建设等基层治理难题开展研讨交流、调查研究,推动干部治理能力在碰撞、研究中实现提升,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0余篇。
二、公益志愿大调研,推进信访积案大起底。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体系,探索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创新实施“公益志愿者调研化解信访积案工作法”,有效推动了全区信访积案大起底、大化解。一是引入社会力量,借智借力谋破局。针对部分信访积案成因复杂、信访人对政府抵触等情况,创新思路引入“两代表一委员”“中国好人”、社会贤达、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组建公益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客观视角、专业优势全方位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截至目前,第一批志愿者已达50人。二是强化人文关怀,以心换心赢信任。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户一策一调研组”,主动上门上户、走访沟通,为信访对象提供人文关怀与社会支持,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信任感。同时,针对部分信访对象心理偏执等实际情况,“一对一”开展心理疏导,帮助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逐步打开心结。自成立以来,公益志愿者累计开展心理疏导200余次,服务对象500人次,有力推动了信访对象“事心双解”。三是注重客观公正,精准施策化积案。不拘泥原有调查意见和处置结论,逐案梳理信访诉求各环节,全面还原信访案件全过程,形成最真实、客观的案件情况,着力打消群众疑惑。同时,注重站在“法理情”的角度,提出案件处理具体建议,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方案,推动积案有效化解。截至目前,依法化解了上访50余年的余氏兄弟、上访30余年的杨氏八姊妹等信访积案57件。
三、重点难点大攻坚,推进“啃硬骨头”大建功。聚焦制约区域发展重难点问题,组织发动全区退出现职领导、中青年干部、党员干部等开展系列攻坚行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一是揭榜挂帅建新功。建立“一攻三全一保障”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揭榜挂帅”攻坚和中青年干部“建功计划”,组建35个重难点任务“揭榜挂帅”攻坚专班,由33名县级干部牵头挂帅,16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主动报名参与攻坚,有效解决了爱长沙音乐餐吧等7大历史遗留问题,着力扫清高质量发展“绊脚石”。二是发挥余热见真功。围绕群众重难点诉件办理,充分发挥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优势,建立基层群众诉求源头治理专班,全力推动群众矛盾诉求化解,一年来共下沉督导450余次,收办各类平台移交诉件近900件,办结率超90%,督促解决了北辰国荟酒店噪音扰民等一批治理难点,为区域发展营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三是示范引领做实功。聚焦苏托垸片区环境脏乱差、农村片区土地抛荒等问题,大力实施“攻坚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市容环境整治、“我在乡间有亩田”等志愿服务行动,发动全区54个部门党支部2000余名党员,利用工余时间和周末,以“支部包片、党员联户、群众参与”的方式,带头开展清扫除秽、认领田土活动,一年来累计从苏托垸清运垃圾11088车,整治“微环境”6616处,复垦撂荒地800余亩,推动城北片区市容环境实现大幅改善,持续擦亮开福靓丽名片。
四、“吹哨报到”大统筹,推进“三长”联户大融合。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深推做实“三长制”工作,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一是打通条块壁垒,织密网格服务“一张网”。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在全区划分703个网格,探索建立“一哨联办、三方报到、一网统筹”机制,划分日常哨、区级哨、重点哨三种类别,区分平时、重大、应急三类情况,着力构建及时高效快速的落实响应体系。今年以来,共收到各类“哨”9256件,办结9225个,办结率99.67%。二是推进资源整合,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创新推出“小区治理合伙人”制度,大力支持募集社区发展基金,2023年募集资金1077.8万元,2024年1—11月募集1018.99万元,区财政按“1:1”予以配套支付,让社区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有效载体,如秀峰街道湘民社区打造了以社会化筹措资源的“轻创业”模式,为辖区青年创业者提供运营场地,并将创业、就业者经营的部分收益注入社区发展基金,实现了青年创业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三是凝聚干群合力,架起服务为民“连心桥”。扎实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积极推进片组邻“三长制”与网格化管理、“吹哨报到”有机融合,有效发动835名片长、2531名组长、14977名邻长,共联系服务群众23万户,引导发动广大群众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市容环境维护等工作中献计出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阵地,搭建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协商议事平台300余个,今年以来解决各类民生实事2万余件。
五、党建引领大联盟,推进多元合力大汇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积极引导驻区单位、社会贤达等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实现“大党建、大联盟、大发展”。一是推进招商大联合。准确把握招商引资新形势,成立大招商联合党委,推进区园协同招商,优化政企联系模式,不断凝聚招商合力,今年以来全区共引进重点项目114个,含“三类500强”项目8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2个。联合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建立马栏山党建联建项目,为园区楼宇、人才提供高效服务,打造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马栏山样本”,助力园区企业实现稳定发展。二是实施区域大联盟。联合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等170家属地单位,组建各级区域化党建联盟120余个,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用等方式,推动实现工作互动、活动互联、资源共享。如,清水塘街道与省委统战部等30余家党组织结对,三年来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志愿服务近万次;湘雅路街道与湖南日报、富兴时代等楼宇党组织合作,为就医群众腾出车位千余个。三是推动贤达大创业。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社会贤达等独特优势,积极创建平台,引领群众实现多元共治,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如,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等问题,支持“中国好人”邓学东创立“心悦开福”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了30多名心理学教授、精神科医生组成的专家团队和60多名心理咨询师、“五老”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今年以来共开展科普教育180场,接收个案咨询270例,相关经验获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调研肯定;捞刀河街道打造全市首个贤达馆,以乡贤文化滋润文明新风,赋能乡村治理。
作者: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