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潭市湘潭县碧泉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同时坚持做实“五个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村级治理,绘就乡村治理新图景。
配强一个领导班子,夯实乡村治理基础。碧泉村将党建引领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工作中充分发挥村“两委”及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年轻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为基层治理储备人才力量。注重强化班子作风建设,做到“不吃驻村企业老板一餐饭,不喝驻村企业老板一杯酒”,以务实的精神优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让驻村企业轻装上阵。发挥“传帮带”作用,由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名师课堂主讲人,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经验,同时带头将群众工作做在日常,带领村“两委”和后备干部在项目建设和矛盾化解中听民情、强筋骨、练本领,有效提升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制定一套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实效。碧泉村依托碧泉潭、碧泉书院旧址等现有资源,重点打造有本亭、诗词碑林、二十四孝文化墙、春秋画卷等文化景观建设,增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结合现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实际情况,碧泉村不断完善和规范村规民约,经广泛征集后,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原则,重点从村风民俗、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六个方面着手,引导村民弘扬向上向善、敦亲睦邻、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2023年,该村倡导垃圾分类减量、循环利用,减少80%的垃圾拖运压力,每年节约垃圾拖运资金8.4万元。
深化一项议事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碧泉村严格落实议事协商机制,明确议事协商主体,包括村民、党员干部、社会组织、驻村企业等,在议题提出环节,通过村民建议、党员干部走访等方式确定议事协商的主题;在意见征集环节,采用电话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继而“对症下药”,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都能被听到,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将网格化治理与片组邻“三长制”有效结合,推选产生6名片长,44名组长,55名邻长,做实邻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着力织密高效能的社情民意网,激活服务群众“神经末梢”,传递社会治理“民生温度”,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用活一潭千年泉水,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碧泉村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基层治理的治本良策,凭借碧泉潭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引进亿年酉鱼农牧渔业有限公司,建成仿生态娃娃鱼繁殖基地,打造碧泉潭渔业品牌。引进湘潭市三湘泉饮品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值3000万元的高标准桶装水厂,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注重资源盘活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顺利引进多家企业回村办厂兴业,采取“分红+租金”的方式,增收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碧泉村通过走好“引进社会资本+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村集体经济实现逐年稳步增长,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聚焦一批群众所盼,回应村民忧心事。碧泉村始终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最终也要让群众受益,近年来,碧泉村大力投入民生项目,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2022年集体经济成员分红18万元,每年投入9万余元,为919户村民代缴卫生费。投入20万元连续两年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重阳节福利,投入5万元对120户困难家庭开展慰问救助。此外,在村级道路、山塘渠道硬化维护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看得见发展。
作者: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