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会工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湖南社会工作网 > 两企三新党建 > “两企三新”党建 > 详情

湘潭市岳塘区:发挥社区兜底作用 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文章来源:湘潭市委社会工作部 时间: 2024-10-08 17:47:43 
大字号

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霞光社区位于湘潭市建设路口核心商圈,近年来,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落实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要求,霞光社区党委在市、区两新工委的精心指导下,以“两新‘湘’当红”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以社区兜底覆盖形式,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把握“新”形势,激活党建引领“新引擎”。以全面摸排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党员为基础,深入推进组建培育,织密健全党组织体系。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常态化摸排走访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对辖区内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开展立体式摸排,在辖区内摸排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214人、其中党员15人。全面掌握新就业群体党员组织关系隶属、职业、居住地、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效完善党建工作台账。二是全力组建攻坚。通过将原属辖区党委管理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党组织关系进行转接,组建全市第一家社区综合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选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人,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人,同时将摸排出的其余11名组织关系在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等地的党员作为流动党员纳入日常管理。三是全心指导培育。按照灵活高效的原则,精心打造“理论课堂、驿站课堂、实境课堂”三个课堂,采取“集中+自学”“线上+线下”“交流+研讨”“理论+实践”等方式,满足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需求。组织召开交流座谈会,适时了解新就业群体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实际,听取并收集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工作内容,提升工作质效。

二、搭建“新”平台,凝聚基层治理“新力量”。结合全市驿站创“星”榜活动,打造提升红色驿站服务功能,发挥资源集聚作用,以“小切口”为抓手,打通服务新就业群体“最后一米”。一是夯实“微阵地”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驿站、营销中心,在商圈、街区、小区打造红色驿站3个,驿站内设置有停车充电、饮水补给、休闲小憩、图书阅读、风采展示等功能区,免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暖心场所。二是擦亮“微服务”品牌。社区党委牵头,探索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工五方联动机制,成立26℃+暖“新”帮帮团,定制暖“新”服务项目清单,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健康体检、车辆检查、法律服务、意外保险等8大服务。三是落实“微关爱”行动。征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微“新”愿,对接联点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等资源,实现各类微“新”愿30余个。常态化开展“三伏送清凉”“三九送温暖”等活动,关爱慰问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100余名,切实增强其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三、聚焦“新”担当,拓展双向赋能“新路径”。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引导其进社区、进网格,有效充实基层治理力量。一是激活治理动能。与新业态企业签订“共建协议”,组建“城市奔跑者”志愿服务队5支,吸纳56名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流动网格员”,充分发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走街串巷、深入小区的职业优势,开展治安巡逻“随手拍”、安全隐患“随手报”、文明风尚“随手宣”等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社区解决小区停车、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民生诉求52件。二是激发组织活力。结合“三会一课”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灵活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街道党校阵地,为新就业群体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进修及职业规划课程,推荐优秀分子参加市开放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学历晋升,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其对于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需求和期待,赋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三是激励担当作为。防汛期间,组建新业态党员先锋队,在湘江河堤和木鱼湖渠闸沿线进行巡堤查险、劝离垂钓者、引导行人,帮助排查各类隐患险情10余次。制定积分激励机制,按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次数折算积分,积分可兑换实物或服务优惠卡,形成“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新模式,推动建立“双向奔赴”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一步,霞光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属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更多适合新业态党员的教育、管理、培养举措,切实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凝聚力、成就感和获得感,提升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变“管理变量”为“治理增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新”力量。

作者:

责编:孙雨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407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