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的问题短板,永州市江永县坚持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围绕组织覆盖、阵地建设、贴心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解决困难、增加收入、谋划发展,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质效。
聚焦党建引领,在组织覆盖中同“新”向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两企三新工作的新阵地,其数量大、分散广,江永县委“两新”工委以提升组织覆盖质量为核心,通过“两新”工委走访、行业部门摸排、平台企业采集、信息系统比对等方法,“地毯式”摸排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2678人,建立信息排查动态更新机制,做到“心里有谱”。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采取常态化摸排、动态化组建、规范化提升等方式,持续开展“两新”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扩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面,凝聚了同“新”向党的力量。
江永县委“两新”工委联合非公经济组织综合党委走访新就业群体。
聚焦资源整合,在阵地建设中心“新”相近。针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风餐露宿、缺乏休憩场所的问题,县委“两新”工委以“党建引领·暖心之家”建设为抓手,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辖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流动特点和服务需求,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原则,充分整合各类场所资源,依托辖区商圈、总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等人员密集和商业繁华的场所,利用5家党旗红·暖“新”连心驿站,为快递、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如厕、避暑取暖、充电饮水、免费无线、伤口消毒、图书阅读等20余项服务,打造建设了专属的“歇脚地”“加油站”,累计提供电车充电、伤口消毒等暖心服务4200余次,为122人解决实际困难350余次,提升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江永县党旗红·暖“新”连心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
聚焦服务提升,在贴心服务中暖“新”相伴。为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县委“两新”工委积极联合各成员单位,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实际困难,设置“微心愿墙”,每季度整理收集新就业群体的问题和诉求,帮助他们解决从业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其中,县总工会创新方式方法,有序推动新就业群体灵活入会,落实“维权”和“服务”齐步走;县人社局既开展“专项行动”,督促平台单位规范用工管理,积极保障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又开展“春风行动”牵线搭桥,为新业态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县卫健局利用行业特点和优势,扎实开展健康义诊、保健协议、健康讲座等系列暖心行动。今年来,成员单位共开展了“春风行动”“五一送关怀,劳动最光荣”“夏送清凉”“驿路安新”交通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暖“新”行动150余次,切实帮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江永县开展“春风行动”大型招聘活动。
聚焦共治共享,在基层治理中同“新”而行。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熟悉社情民情的优势,深化综合(行业)党委、乡镇党委的中心枢纽作用,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建立“爱心微积分”积分兑换管理制度,新就业群体可以通过参加例会、学习培训、入户走访、帮助群众、上报隐患、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等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实物奖品。其中,县团委于今年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20余家爱心商家实施志愿者激励计划,引导新就业群体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40余次,打造“河小青”“文明骑士”“流动红喇叭”志愿者服务品牌。电商街中心党委发挥党组织资源优势,引导本土抖音、快手“大V”等新就业群体依托直播带货,化身家乡农副产品“代言人”,激发产业链党建发展新活力,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形成“直播带货助农”的“雁阵”效应,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相关工作办法于今年9月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集。
江永县电商街中心党委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直播活动。
作者:
责编:孙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