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坚持预防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动信访矛盾源头预防化解,通过坚持一线化解、建强工作队伍、打造解纷平台、夯实基层基础,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
坚持一线化解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开通政民、政企、政网“三个直通车”,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县级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每月最后一周集中到乡镇、村(社区)带案下访接访,每月23日到工业园区、企业现场办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与网民代表开展一次对话交流,推动乡镇、村(社区)和部门在基层一线宣讲法规政策,征集民生实事意见,让决策部门与群众理性对话、民主协商,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信访矛盾。2023年以来,“三个直通车”机制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化解疑难复杂信访案件42件,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61个,群众关注的“车位、床位、学位”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洞口县委书记到黄桥镇下访,现场协调解决农田灌溉信访问题。
建强工作队伍
积极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从县乡干部、专兼职调解员、政法干警、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网格员、“五老”、乡贤中选聘“背包调解员”600人,进村入户调处矛盾纠纷。通过身边人化解身边事,既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渠道,又保证了民情可知可感、矛盾可调可控、处理公平公正,受到群众的广泛肯定。在调解过程中,注重调解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将每一次纠纷调解的过程作为一次普法的过程,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2023年8月,广西籍男子黄某在毓兰镇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操作机器设备时,不慎将左手第四、第五根手指锯断,企业为其垫付医疗费等各项费用2万余元。出院后,黄某以伤势会影响日后正常工作生活为由,要求企业给予赔偿,双方由此产生纠纷。毓兰镇“背包调解员”尹振军、刘剑接到企业求助后,主动与双方进行对接调处,通过一天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黄某拿到了合理的赔偿。2023年以来,“背包调解员”在群众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592件。
洞口县“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化解疑难信访问题。
打造解纷平台
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各方面的资源,在县、乡、村建立“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站),坚持做强县、乡矛调中心,做实村级矛调工作站。在县矛调中心,成立以县领导为主任的专职工作队伍,集中信访、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常驻中心办公;在乡镇矛调中心,集中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推行“门诊式接访、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在村级矛调工作站,加强场所建设和力量配备,组织党员、乡贤、网格员、信息员、信访代办员等各方力量,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2024年1至4月,县矛调中心共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66件,调解成功率97.4%;各乡镇矛调中心共受理纠纷案件864件,调解成功率99.76%。
夯实基层基础
持续夯实村级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村级源头预防“桥头堡”作用。一是实行“五个到村”。做到“政策宣传到村、矛盾调处到村、责任压实到村、经费保障到村、处理通报到村”,明确村级信访工作“宣传引导、矛盾化解、教育疏导、代理陪访、信息预警”五项职责,让事前预防和前端化解落到实处。二是织密工作网格。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组,县级领导联乡包村,每个县级领导联系5至7个村(社区),实现366个村(社区)全覆盖;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党员和村(居)民代表“双帮带”,做到户户见村(居)民代表、家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创新信访“积分换项目”机制。对全县各村(社区)实行信访积分制考核,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奖励积分排名前100名的示范村(社区),对积分排名后20名的村(社区)纳入重点管理,减扣相关经费;同时,对乡镇和县直部门与包联村(社区)实行一体考核、同奖同罚,有效调动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化解矛盾的积极性。2023年以来,村级共组织法治宣传1400余次,及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08件,为群众办实事6900余件;全县“信访工作示范村”从2020年的71个增长到2023年的222个,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者:
责编:张沁心